西林县位于滇、黔、桂三省(区)交界,居住着壮、汉、苗、瑶、彝等15个民族,地处边远。生存在这片土地上的许多劳工,文化程度不高,法律知识欠缺,维权意识淡薄,但只要有人找到石仕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刻苦钻研业务,创新工作方式
石仕规是一位勤劳奋进之人,遇到困难永不退缩,千方百计想办法攻克。作为一名劳动仲裁首席仲裁员,他深知肩上担子的轻重。一有空便钻进书堆里,深入学习劳动政策法律法规等专业知识,积极参加依法用工管理预防劳动争议等培训,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为帮助群众解决劳动纠纷打下良好的业务基础。工作中,石仕规坚持以“预防为主、基层为主、调解为主”的原则,不断创新案件管理办法,制定完善仲裁院办案质量标准和规范的办案程序,并形成制度化、规范化的案件质量监督管理机制,推动实施基于信息化网络设施平台的网上办案工作,成为特色的办案质量管理模式,在全县推广。
严于律己 热情服务
每天早上,石仕规早早来到办公室。他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每天提前五分钟到岗,10年如一日,从不迟到或早退。有当事人来访,笑脸相迎,态度和蔼,热心接待,提高亲和力,避免当事人情绪激化,为案件后续处理做好铺垫。在日常工作中,石仕规带领全体仲裁人员,实行轮岗制,克服工作人员仲裁工作的单一性,让全体工作人员都有机会熟悉整个办案程序,提高工作窗口的办事效率,维护劳资双方的合法权益。
公正调解,秉公办案
近年来,西林劳资纠纷日益增多,用工矛盾突出,作为劳动争议仲裁部门,前置处理劳动争议,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考验。在石仕规的领导下,仲裁工作即使遇到情绪激动化、固执化的当事人,经过耐心引导,都能一一妥善处理,有效避免多起上访、激化事件,为维护该县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2012年,该县某学校建校舍,20多名民工激愤上访,讨要工地老板支付10余天的生活费和误工费。石仕规见状,诚心安慰,给上访人员每人倒一杯热茶,并耐心询问具体情况。来访人员见到眼前这位知心知热的工作人员,激动的情绪变得平和起来,向他讲述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他立即联系该学校领导和该工地老板进行调查核实。经过一个多月的核查,终于真相大白:原来是新建校舍建设中图纸突然改变,造成工地停工10余天。几经协调,最后工地老板支付了民工6万元生活费和误工费。
无独有偶,今年3月20日,在石仕规的主持下,西林县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成功仲裁了杨某工伤死亡争议一案,结束了杨某亲属和某军通通讯股份有限公司长达一年多的杨某触电死亡是否属工伤死亡的争议。去年10月26日,杨某亲属向西林县人民法院起诉,要求某军通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某分公司和中国联合网络通讯有限公司某分公司支付杨某死亡赔偿金333040.93元人民币。西林人民法院认为,死者杨某与以上两公司已形成劳动合同关系,不属于人民法院直接受理民事诉讼案件的范围,不予受理。杨某亲属于是向西林县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立案受理后,石仕规依法组成仲裁庭,于今年3月11日对该案件进行了公开审理,最后依法裁决杨某与某军通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存在劳动关系,认定杨某为因工死亡,应当享受相应的因工死亡待遇。裁决后,被申请人服从裁决,没有上诉。当日,杨某亲属紧紧握着石仕规的手,感激涕零。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石仕规自从事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工作以来,坚持原则,公平、公正、依法办案,赢得了领导、同事和广大群众的称赞,为西林县建设和谐的劳动关系和维护社会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2013年,他办结仲裁案件涉案金额达13.5万元,结案率100%。石仕规先后荣获“百色市人社系统先进个人”、“西林县安全生产先进工作者”、“西林县践行科学发展观优秀共产党员”等多项殊荣。被人们赞誉为“秉公办案的好院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