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西林新闻 > 今日西林 > 正文内容

新时代的“讲习所”

2015-08-28 18:06:24   来源:右江日报   作者:黄建宁   评论:0 点击: 收藏 | 打印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治国理政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深刻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和国家发展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为了把学习宣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治国理政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深刻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和国家发展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为了把学习宣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引向深入,今年以来,我市发扬革命传统,在借鉴邓小平、韦拔群等老一辈革命家在百色创建“农民运动讲习所”成功领导百色起义并创建右江革命根据地经验的基础上,创建“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讲习所”(简称“讲习所”),利用这一平台,推动总书记讲话精神进机关、进农村、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努力把讲习所打造成为具有地方特色并在全区乃至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学习品牌,成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思想武器。8月8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时事报告》2015年第8期全文刊登了由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市长黄建宁撰写的《新时代的“讲习所”》一文,对我市打造“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讲习所”的经验做法予以肯定和推介。现本报全文转载,以飨读者。
    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是当前我们党的重要政治任务,更是宣传思想工作最重要的责任担当。为了把学习宣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引向深入,百色市今年针对民族杂居、文化水平参差不齐等特有市情,借鉴邓小平、韦拔群等老一辈革命家创办“农民运动讲习所”的成功经验,在全市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乡镇、村(社区)建立“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讲习所”(简称“讲习所”),组建由260多人组成的讲习团宣讲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着力解决基层党员干部群众“听得懂”“记得住”“入得脑”的问题。
    设施规范化——设施上便利大众
    加强讲习所软硬件设施规范化建设是常态化开展学习、宣传活动的根本保证。除专门的学习园地及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书刊等硬件设施以外,还要求做到“五个统一”。
    一是统一牌匾。制作“百色市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讲习所”的牌匾,要求全市所有讲习所统一悬挂。二是统一学习制度。要求各讲习所规范学习制度、学习计划和学习大纲,设立学习档案,定期汇总学习成果。三是统一配置学习资料。要求各讲习所统一上架《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摘编》以及由市委宣传部专门组织力量,围绕“中国梦”“四个全面”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编印的各种相关教材。四是统一培训宣讲员。为达到预期宣讲效果,市委宣传部对各讲习员进行统一业务培训,提高各培训员理论素养水平。五是统一宣讲时间。规定各讲习所每月开展学习活动不少于2次,保证宣讲实效性。
    队伍多样化——形式上适合大众
    基层的理论宣传须积极适应当地的“气候”。在百色这样一个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民风民俗又淳朴浓厚的地区,推进理论宣传普及更需要针对当地的民族习惯、民族文化和民族特点,采取多种形式,使理论真正落地开花,得到群众的广泛认同。
    一是从党政部门抽调43名政治素质过硬、熟悉基层干部群众思想工作的部门“一把手”组成“领导干部讲习团”。二是从百色市委党校、百色市社科联等单位抽调37名理论功底深厚的同志组成“理论工作者讲习团”。三是从壮、苗、彝、回等少数民族中抽取64名由村(组)干部、群众组成“少数民族讲习团”。四是从各族群众中抽取72名农民骨干组成“农民讲习团”。五是从全市各村抽调48名第一书记组成“第一书记讲习团”。所有讲习员在经过统一培训后,深入社区、企业、学校、村屯等各个讲习所,围绕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讲习活动。此外,一些县区还根据实际情况,组建了“文艺宣讲小分队”“巾帼讲习团”等宣讲团体开展宣讲。
    内容菜单化——内容上源自大众
    理论宣传的普及,要做到内容上服务大众。一是坚持从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中获取事关群众经济发展、家园建设、敬老爱幼、守法守信、团结和谐等生产生活中最需要了解的理论知识作为宣讲重点,让群众时刻了解党在农村基层的各项政策实质。二是紧紧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道德模范”“十佳农民”“美丽家庭”等先进人物的感人事迹作为宣讲内容,通过“身边人说身边事”的形式,让广大城乡群众深受感染,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是积极转变宣讲观念,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系统阐释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之后,有针对性地设计制作内容多样的讲习“菜单”,让群众根据自身需要进行选择,重点宣讲群众最关心、最不清楚的内容。
    教材通俗化——
    态度上亲和大众
    如何使原先“高大上”的理论宣传普及变得接地气、通人性?我们认为,第一,设在基层一线讲习所,其成员大都是农民群众,要让他们使用的教材通俗易懂,就要使教材在学风上平易近人,情感上贴近群众,化解理论宣传的枯燥。第二,为方便干部群众学习,市委宣传部专门组织力量,给讲习所通用教材配上漫画和图片,使其内容丰富、生动活泼,深受群众的喜欢。第三,讲习所针对讲习对象的实际,编印了《新农村快板集》《嘹歌集》《学习简报》等学习小册子,这些小册子的内容贴近生活、符合实际,十分有利于群众在生产生活中学习。
    方式灵活化——本质上服务大众
    讲习所除了开展集中宣讲以外,一个突出的特点是以山歌、地方戏剧、快板、漫画等作为载体,开展田间课堂、农家夜话、文艺宣讲等灵活多样的讲习活动。
    一是开展田间课堂、农家夜话宣讲。讲习所充分利用群众农闲空余时间开展宣讲活动,把宣讲课堂搬进田间和农家。如田林县是中国壮剧之乡,该县讲习所的“田间专家们”将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编入壮剧,使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能在学校、广场、车间、田间地头传唱。二是开展模范代表宣讲。讲习所组织全国人大代表吴天来、全国劳模郁再俭、全国扶贫状元莫文珍等百色先进典型人物,深入基层进行宣讲,模范代表们用本地方言、实实在在的真人真事给群众宣讲总书记讲话精神,让理论宣传普及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使基层理论宣传普及有了旺盛的生命力。
    方法民族化——方法上吸引大众
    理论宣传的普及要做到因地制宜,在方法上吸引大众。讲习所在讲习方法民族化方面的主要做法有:一是各讲习所根据所处的生活环境、民族习俗,从不同的少数民族群众中抽调骨干力量充实讲习团。比如,隆林各族自治县讲习团的少数民族干部,他们就用本地方言授课,使得宣讲更贴近少数民族的实际需求,让听众既听得明白,又记得清楚。二是一些少数民族农民作曲家把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编成山歌,在群众中传唱。比如,与越南交界的那坡县讲习所就流行着一首名为《黑衣壮姑娘唱山歌也唱流行歌》的歌曲,曲子这样唱到:谁说黑衣壮姑娘只会唱山歌,那是大山封闭的结果,如今条条公路通山寨,习大大的精准扶贫暖心窝,黑衣壮姑娘,唱山歌咯喂也唱流行歌。山歌唱出黑衣壮美好的生活,流行歌唱出外面的世界红红火火……


责任编辑:黄韦平 编审:王祖敏

上一篇:思想星火再燎原
下一篇:西林落实“两个责任”形成从严治党新要求

分享到: 收藏